摘要:目的 评价接触式培养皿法对采血人员手部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效果。方法 将28名采血人员在穿刺采血之前的手部**前后,根据采取的**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接触式培养皿组采用接触式培养皿法,棉签擦拭组采用棉签擦拭法进行,分别取样、培养、菌落计数、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鉴别培养基鉴定该种类菌株数。结果 接触式培养皿法**前细菌总数>30CFU/30cm2 的人数占50.00%,显著高于棉签擦拭法的7.13%,**后细菌总数在21~30CFU/30cm2 接触式培养皿法检测出人数占14.29%,棉签擦拭法则未检出(P<0.05);**前后接触培养皿组采血人员手部**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检出量均显著高于棉签擦拭组(P<0.05)。结论 接触式培养皿法在检测菌落总数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且操作简便。
关键词:接触式培养皿;手卫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接触式培养皿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检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有文献报道,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中30.0%是由于细菌或病毒通过医护人员手部传播[1],因此对医护人员手部清洁和**是控制医院感染*简便*重要的方法之一[2];而高效快速的细菌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细菌的检出率,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效果评价提供更确切的标准[3]。本研究中,笔者对28名采血人员的手部卫生采用接触式培养皿法和传统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接触式培养皿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血液科28名采血人员随机分成接触式培养皿组和棉签擦拭组。
1.2 研究方法 采血人员均在对患者或献血志愿者穿刺之前用含有醋酸氯己定的湿纸巾进行手部**,分别在**前和**后根据《**技术规范》进行采样与培养,其中接触式培养皿组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将两手的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约30cm2 直接接触接触式培养皿和标准培养皿上培养,棉签擦拭组人员用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将上述约30cm2位置旋转涂擦两次,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分,投入10ml含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将培养出的菌落分别接种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基上,37℃培养48h后,根据颜色来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两种菌的生长情况。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进行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采血人员手**前后细菌阳性率比较 接触式培养皿法**前细菌总数显著高于棉签擦拭法(P<0.05),说明接触式培养皿法在检测细菌总数方面有效性显著高于棉签擦拭法。见表1。
2.2 两组采血人员手**前后菌株的检出结果 **前后接触培养皿组采血人员手**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均显著高于棉签擦拭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采血人员手部**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检出株数比较(株/30cm2)
3 讨 论
医务人员手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容易定植的部位,如手部细菌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
染,尤其是要接触血液的采血人员,如不注意会造成血液传播**的蔓延,给患者或献血志愿者的健康带来极大地潜在危害[4-5]。因此采血人员应严格按照各**标准和级数规范进行手部**,采用一种有效的**效果的监测方法,将给患者或献血志愿者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研究中采用接触培养皿法和棉签擦拭法对采血人员的手部**效果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出菌落的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数量,评价两种方法的检测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接触式培养皿法**前细菌总数>30CFU/30cm2 的人数占50.00%,**后细菌总数在21~30CFU/30cm2 接触式培养皿法检测出人数占14.29%,棉签擦拭法则未检出,而棉签擦拭法的7.13%检测出的菌落总数偏低(表1)。表2结果显示,**前后,接触培养皿组采血人员手部**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量均显著高于棉签擦拭组。且棉签擦拭法检测步骤繁琐,每个步骤均很难采用标准化方式评定,因此准确率降低,而接触式培养法检测过程操作简单,容易标准化,外出采样时携带方便。综上所述,接触式培养皿法在检测细菌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操作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