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将砷“锁”在土壤中 防止其进入作物和水体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成功攻克干旱区盐碱土砷(As)污染的微生物控制技术难题,相关技术的推广可降低人们来自土壤中砷中毒的风险。这项技术成本低,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4月12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向媒体发布这一信息。
砷是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有毒元素,主要以硫化物矿的形式存在。据了解,由于自然侵蚀和淋溶作用使土壤岩石中的砷大量释放到水环境中,采矿冶炼、石油煤炭的燃烧、含砷农药的使用等人为活动也导致大量的砷进入环境。砷在盐碱土中特别活跃,很容易迁移到农作物、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污染,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新疆与内蒙古、山西、湖南、云南等地都属高砷富集区。然而,由于高盐碱等原因,利用蜈蚣草进行植物修复等技术难以在西北干旱区推广应用。
2006年起,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研究室主任潘响亮及其团队,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开展盐碱土砷污染治理研究。经过不懈努力,科研人员研发出原位微生物矿化固定新技术,从土壤中分离出多株耐盐碱、耐低温的高效细菌,这些细菌可将砷固定在土壤矿物晶格中,从而将砷长期稳定地“锁”在土壤中,以有效防治砷从土壤进入作物和水体进而进入人体。
该成果可推广到奎屯、内蒙古等地盐碱土的砷污染治理,也可推广到国内外非盐碱土的砷污染治理。另外,该技术还可以有效修复其他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